白内障手术后的屈光意外
- Sharon Heng
- 13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✅ 医学审核人:Sharon Heng医生
白内障手术的风险之一便是屈光意外,那么究竟什么是屈光意外?
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。其症状包括逐渐且进展性的无痛性视力模糊。治疗方法为白内障手术或超声乳化术,即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替换为新的塑料人工晶状体。
白内障手术的目标之一是矫正眼睛屈光,从而不再需要眼镜。但在某些情况下,手术结果可能与患者的期望不符,屈光结果可能偏离计划或预期的屈光状态——我们称之为屈光意外。
总体而言,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很高,但尽管如此,始终存在意外风险。因此,患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潜在结果及其个人风险状况,并据此合理管理预期。

哪些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屈光意外?
眼轴长度测量不准确
屈光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眼轴长度测量不准确,该数据用于计算人工晶状体(IOL)的度数。若测量不精确,会导致IOL度数计算错误,从而引发屈光意外。生物测量计算在眼轴长度平均的患者中最准确,预测误差更容易出现在极长或极短的眼球(远视或近视)中。
角膜不规则和既有眼部疾病
某些已知高风险群体容易出现IOL计算困难和屈光意外,包括曾接受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(LASIK)、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(PRK)、放射状角膜切开术(RK)的患者,以及因角膜表面不规则而患有圆锥角膜的患者。
角膜不规则(如散光)也可能导致屈光意外,因其会影响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。此外,既有的眼部疾病如黄斑变性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,会影响白内障手术的整体效果,增加屈光意外的风险。
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(视力极短或极长)
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发生屈光意外的风险较高。在咨询中,Heng女士会全面详细评估患者的眼部情况,讨论其个性化风险状况,再推荐手术方案、合适的人工晶状体类型,并说明术后预期。
屈光意外的症状有哪些?
不同患者可能体验不同的屈光意外症状。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或对焦困难。患者可能感觉术后视力下降,并对术后视觉整体不满意。为诊断屈光意外,将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,包括视敏度和屈光度测量,必要时辅以角膜地形图。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与预期目标的偏差程度,并识别潜在的根本原因,如角膜不规则或IOL计算错误。屈光意外有治疗方法可进行矫正。
屈光意外的治疗选项有哪些?

屈光意外可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。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隐形眼镜或框架眼镜。手术选项包括:
屈光手术
一种处理屈光意外的方法是进行二次角膜手术,如LASIK或PRK。旨在通过重塑角膜调整眼睛焦点,矫正屈光错误并改善视敏度。
人工晶状体置换或叠加植入
另一种手术治疗选项是更换不同度数的人工晶状体,通过取出原有IOL并替换为新镜片来实现预期效果。该手术的风险取决于IOL已植入的时间。取出镜片过程中存在手术风险,包括囊袋破裂和小带损伤。这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慎重考虑。
某些情况下,可在原有IOL旁植入一个叠加IOL以达到预期的屈光矫正。叠加技术是在同一只眼的后房内植入两个IOL,避免了取出原有IOL的需要。据报道,叠加IOL比IOL置换更精确。叠加IOL的另一个优势是其可逆性。
管理患者预期
患者对潜在结果有现实的了解非常重要。尽管医患双方尽最大努力,仍始终存在发生屈光意外的风险。
为降低屈光意外的任何风险,Heng女士和其团队通过用不同先进公式交叉验证来优化生物测量计算,以确保选择最准确的镜片。
进行细致咨询(尤其是对高风险患者)并管理期望,是处理潜在并发症或意外结果的关键,即使手术本身成功。我们鼓励患者积极提问并寻求对其治疗计划任何方面的澄清。
欲了解更多关于白内障手术或预约咨询的信息:
请联系我们 邮箱:info@retina-eye.co.uk 电话:07886 677351
留言